close

今天在知識家發現Site Planning的詳細資料~真是太棒了!!跟大家分享

希望對要做規劃設計的大家有幫助~^^~唷唷唷

 

Site planing為考慮基地之內外部各項因素所對基地產生之影響,並針對內外部所具有之條件合理地解決與基地相關之各項問題,即透過完美之計畫,尋求環境、土地(基地)、建築物與人四者間之和諧關係。狹義之定義:指基地內建築物的配置、景觀塑造、動線安排、植栽等…。

四者的關係層次示意
(一)環境:
1.氣候:日照、風向(颱風)、雨量、降雨頻率、溫濕度等
2.水文:河流、地下水、洪泛區、地表涇流量、流向、集水區、洪水高程等。
3.活動:使用形式、活動性質、活動量、活動時間、活動周期。
4.景觀:a.自然景觀:山脈、河流、湖泊、天然地形起伏、動植物等。地形地物與地象自然因子。
b.人文景觀:天際線、Building量體、高度、顏色及材料、地標。
5.交通:交通狀況、交通量、尖峰期、可及範圍、交通工具及停車空間等。
6.設施:學校、商店、機關、醫院、遊憩場所、衛生公共工程、精神空間等。
7.密度:人口密度、使用密度、建築物密度。


(二)基地:
1.地形:形狀、邊界:a.自然:山脈、河川、坡度坡向、地質等。
b.人文:道路、現存人工結構物等。
2.面積範圍:
3.高程差:影響配置。
4.Slope坡向:視野、出入口、座向等、。
5.地質:施工、護坡、地表水及地下水流動等。
6.保留地:地上物-建物、大樹、地標等。


(三)建築物:
1.主要入口、次要入口、服務性之入口等。
2.平面配置。
3.動線-車行及步道。
4.座向。
5.量體、高度、材料及色彩。
6.容積。
7.開部口、朝向弄。


(四)使用者~人:
1.使用人數。
2.使用性質。
3.使用對象。
4.使用時間。
5.使用週期。


二、敷地計畫之流程與各階段之考慮事項:
(一)分析與提出問題:
1.確定需求。
2.建立目標。
3.限制條件。
4.資料搜集整理。
5.概估預算。


(二)草擬方案階段:
1.基地分析。
2.訂定進度。
3.分期分區計畫。
4.草案決定。
5.決定預算。


(三)評估階段:
1.可行性評估。
2.修正草案。
3.擬定替選方案。


(四)定案並進行細部計畫階段::
1.整地計畫。
2.配置計畫。
3.動線計畫。
4.景觀計畫。
5.植栽計畫。
6.進度計畫。
7.財務計畫。
8.使用管理計畫。

(五)流程圖:
發掘問題

確立目標.標的(決定需求)

搜集資料

分析、綜合評估

擬定草案

修正←―─評估──→替選案例
│ ↓ │
└─→修正(定案)←―┘


三、基地選擇與分析時必須考慮的因素:
(一)外部環境
1.現行法規與上位計畫。
2.交通狀況。
3.環境景觀<自然與人文>。
4.公共設施-水電、瓦斯、公共下水道、電話、垃圾處理。
5.供應設施-市場、商店。
6.民生設施。
7.自然環境與生態。
8.人文特性-風俗、習慣、民俗特質等。
9.該區域之發展計畫(上位計畫)。
10.鄰近環境現況,條件限制與用途。
11.鄰近建物的影響。
12.是否有污染源。


(二)內部條件
1.地形、面積、地貌、形狀、完整性。
2.地質、地下水等鑽探報告。
3.地價(增值潛力)。
4.坡度坡向、高差高程。
5.基地現況-現有房舍之處理、拆除計畫、遷移保留、使用狀況、非法佔用等。
6.土地取得等問題。

資料來源 : 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60710020917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FN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